跨文化视域下的俄罗斯战争文学分析(2)

来源:俄罗斯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以悲剧为基调的审美意蕴 不同于我国战争文学中善于利用宏大战争场面或者善于表现胜利结局的特点,俄罗斯战争文学善于对战争的悲剧性进行深

(二)以悲剧为基调的审美意蕴

不同于我国战争文学中善于利用宏大战争场面或者善于表现胜利结局的特点,俄罗斯战争文学善于对战争的悲剧性进行深入思考。从历史层面进行分析,俄罗斯文化深层结构中具有关注遭受苦难的民众的东正教文化积淀,通过东正教教义与俄罗斯民族性格的结合,逐步形成了一种以悲剧为基调的审美底蕴。从十八世纪末期拉吉舍夫创作的《论人、人的死和不死》开始,到普希金、陀斯妥耶夫斯基、高尔基等作家,均善于将小人物的悲剧命运以及穷苦大众作为描写对象[4]。这主要是由于在战争结束后,作家认识到了以往战争文学仅描述重大军事活动的方式无法深刻揭露战争与人的命运间无法缓解的矛盾。这种情况下,为了揭示战争造成的创伤,出现了一大批以探讨普通人在战争时期命运为主题的悲剧作品。如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邦达列夫的《营队请求火力支援》等。同时以伊萨克夫斯基、特瓦尔多夫斯基为代表的诗人也创作了《敌人烧毁了老家的小屋》、《路旁人家》等诗歌作品,通过悲剧的诗歌咏叹调渲染了战争的残酷。

(三)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以东正教为代表的宗教在俄罗斯拥有悠久的历史,对人的日常生活、思想行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学作品常被作为思想启蒙的载体与日常生活的写照,与宗教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受宗教中“训诫与劝导”思想的影响,俄罗斯战争文学中也贯穿了训诫与劝导精神,常表达出一种“人的原罪是没有理由不接受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俄罗斯战争文学中逐渐表现出“责任感”与“道义感”,以普希金、果戈里为代表的伟大作家,开始将“拯救人民于水火”作为自己的责任,大量作品都开始尝试为民族解放探寻正确的前进路线。俄罗斯战争文学因此带上了神秘色彩,变得更加深刻,更容易被民众所接受。

(四)英雄中心主义与小人物思想共存

俄罗斯战争文学中所表现出的对“英雄主义”的痴迷,其实由来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俄罗斯民族损失惨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作家也经受了创作才能、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挑战。近千名作家进入前线,过半作家牺牲在战场上。这一场劫难给战争时期以及战后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特殊的人生经历,也促使这一时期的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不可避免地带有英雄中心主义色彩,甚至影响了后世。如别克的中篇小说《沃洛科拉姆斯克大道》、格罗斯曼的中篇小说《人民是不朽的》等均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前线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及后方民众坚强的抗战意志。而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俄罗斯性格》更是通过选取战争大背景,塑造了一批形象丰满的人物,将俄罗斯人民崇高的道德情操、保卫祖国的无畏精神提升到了俄罗斯民族的整体性格层面。与此同时,俄罗斯文学界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叙事抒情诗及政治鼓动诗,如苏尔科夫的《在窑洞里》、英贝尔的《普尔科沃子午线》、特瓦尔多夫斯基的《瓦西里·焦尔金》等,塑造了顽强不屈的英雄战士形象,集中体现了俄罗斯民族英雄对正义的崇尚。

在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期的车臣战争结束后,相较于传统战争文学而言,当代俄罗斯战争文学中战争与人物的形象、战争与人物所表现的主题、人与战争的相互关系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以往的战争文学作品中,表现出了战争是俄罗斯民族必需的一项危险事业,是崇高、神圣的,而《阿桑》、《阿尔罕-尤尔特》则将战争看作是无理性、违反世界秩序的产物。此时战争中主人公也不再是保护民族的英雄,而是一个个优柔寡断、对战争没有热情、对战争结果不抱希望、胆小懦弱的“小人物”。

四、总结

综上所述,俄罗斯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武力的民族,而文学作品则承载着这一个彪悍民族的文化理念。战争文学在俄罗斯文学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世界文学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基于此,在俄罗斯文学研究过程中,应以战争文学为重点,从跨文化视域入手,依据相容、渗透、规避、创新等原则,了解俄罗斯战争文学中的英雄中心主义与小人物思想、以悲剧为基调的审美底蕴、强烈的宗教色彩及基于人道主义的叙事视角,为跨文化文学交流做出贡献。

[1]刘竞帆.从<叶甫盖尼·奥涅金>和<狄康卡进乡夜话>看19 世纪初俄罗斯文学的过渡[J].活力,2019,(5):152-153.

文章来源:《俄罗斯研究》 网址: http://www.elsyjzz.cn/qikandaodu/2021/0104/358.html



上一篇: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运输物流体系的发展前景
下一篇: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从建造阶段迈

俄罗斯研究投稿 | 俄罗斯研究编辑部| 俄罗斯研究版面费 | 俄罗斯研究论文发表 | 俄罗斯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俄罗斯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