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疫情百日亲历(2)

来源:俄罗斯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由于检测人数过多,检测结果一周之后才出来。幸好,是阴性。 随着俄罗斯的确诊病例数过万,我每天一边刷着直线增长的病例数据,一边看着一些令人

由于检测人数过多,检测结果一周之后才出来。幸好,是阴性。

随着俄罗斯的确诊病例数过万,我每天一边刷着直线增长的病例数据,一边看着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新闻。确诊病人从医院出逃,警卫追不上,然后“下落不明”,这样的新闻我起码看到过5次。宗教仪式与政府管理之间的矛盾也令人无奈:喀山大教堂的信众排队亲吻圣物,而在市政府下令关闭教堂时,圣彼得堡东正教教会还打算把政府告上法庭,称政府的规定违背了宪法里“宗教信仰自由”原则。

4月30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确诊感染。“尊敬的总统先生晚上好,我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在和普京的连线会议上,米舒斯京对着电视宣布了这个消息。只见普京面色阴沉,叹一口气,用笔在面前做记录的纸上使劲画了个圈圈。

所有这些新闻带给我的唯一念头就是:坚决不能走出宿舍门。

比病毒更可怕的,可能是长期凋敝的经济。

5月3日起,俄罗斯的日增长确诊病例持续过万。地铁站的自动售卖机开始出售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口罩和手套成了每个人的常备物资。

中国驻俄大使馆开始给留学生发健康包,不住在宿舍的学生的健康包邮寄到自提点。我陪室友去附近的自提点——一家中餐馆取健康包,中餐馆已经暂停营业了,门口摆了张桌子登记发放。健康包里有两个N95口罩、2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一包消毒湿巾和两盒连花清瘟胶囊。

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开始凸显出来。我身边有两位打工的朋友失业了。一位是我的语言预科班上的中国同学,他在一家中餐馆打工,而中餐馆随着大批回国过春节的中国留学生滞留在国内而倒闭了。另一位是一个白俄罗斯朋友,他刚刚辞掉送快递的工作,打算去餐馆当厨师,实习已经通过了,但一夜之间餐馆全部停止营业,他只好又去超市送外卖。

在普京5月发表的一个多小时的电视讲话中,只有几句话涉及让大家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呼吁大家待在家里,其余内容都是在讲各种补助措施,比如享有福利的人,福利自动延期,失业金提高到最低工资标准,暂停企业破产惩罚金之类。

冬宫广场上听歌手唱歌的人们

有人在路边支起帐篷为疫情期间经济困难的人提供免费食物,大规模人群聚集,导致被拘捕。我想,对于俄罗斯来说,比病毒更可怕的,可能是长期凋敝的经济。

生活需要重启。既然不可能彻底关住大家,那再这么继续耗下去已经没有必要了。再不恢复生产,恐怕人们的生活将难以为继。

但抗疫仿佛已经陷入了僵局,截至6月中旬,俄罗斯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仍稳定在日增8000例左右。

人们慢慢习惯了数据每天的平稳增长,却仿佛已经忘记了病毒的存在。打开电视,每个台的右上角都提醒着“待在家里”“保护自己”,普京在一场又一场视频会议中讲话:“情况依然严峻,请大家不要掉以轻心”;换个台新闻在播报卫星地图显示的当日隔离指数:“大街上有很多人”;再换一个台,嘉宾们在节目中争吵,到底有没有必要居家隔离;下一个台,娱乐节目里人们欢歌笑语。

“病毒来了,治就是了”

6月初,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生活开始重启,自我隔离制度取消了。3个月以来我第一次走进市中心,涅瓦大街上的年轻人换了夏装,比3个月前更加生气勃勃,街头艺人的吉他和手风琴依然悠扬。

即便在地铁里,戴口罩的比例也不是很高

喀山大教堂在地上为人们画了距离线武婧雅|摄

街头几乎没有人戴口罩,即使戴,也大多是挂在下巴上,只有我和室友两个中国人,严严实实地戴着口罩和手套,像是从哪儿穿越过来的。部分商店开了门,ZARA门口排着长队,每次只能往店里放三五个人。麦当劳和汉堡王在营业,但不能进店,只能在门口的小桌前点餐。走进化妆品店,店员先示意,要用门口桌上的消毒液给手消毒才能进店。大型超市里反复播放着“请大家使用个人防护用具,佩戴口罩,自觉保持距离”的广播。

改变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人们习惯了网课和远程办公,习惯了一米线,习惯了在店门口点餐,习惯了随身揣着口罩和手套,在要求佩戴的地方戴上,也习惯了电视里广播里每天播报的病例数据。

人们与病毒共存在这个国度,也许哪天病毒降临到自己身上,那——治就是了。这也慢慢成了我现在对待病毒的态度。

文章来源:《俄罗斯研究》 网址: http://www.elsyjzz.cn/qikandaodu/2021/0429/481.html



上一篇:俄罗斯防疫抗疫背后的卫生体系透析与回溯
下一篇:漫谈俄罗斯戏剧艺术

俄罗斯研究投稿 | 俄罗斯研究编辑部| 俄罗斯研究版面费 | 俄罗斯研究论文发表 | 俄罗斯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俄罗斯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